例如修,气,魔,术,源,势,灵,武,法,式,还有修器等等等等,千变万化。
泽沐然见凌霜不太懂他说的源势那些,也摆摆手:
“后面这些我只是随口一提,绝大多数人都用不了,而且现在也还没有那么多详细的分化,只是我把这些东西单独拎出来给了一个定义。”
凌霜点点头,继续,听他讲心境意境。
修武是一境,也就是自转,一个认清寻找自我的过程。
修灵是二境,是在知我的情况下,同时知天地自然,并且感悟与之融合。
通俗易懂来讲,修武不好,也就是对自我认知不够明确,是心境的不稳,不够完善。
那么修灵就会被拖累,因为修灵是二境,也就是心境与意境的结合,这会导致修灵会非常缓慢。
当然,这两者都要看悟性,悠然是心境修炼的很好,但她意境不是很懂,所以他指点出这个意境,她便明白如何修炼,灵力大涨。
泽沐然又讲了墨轩逍遥和长老们说的,他们也说了修灵要看与天地相契的能力,主要看悟性天赋云云,这个说的太含糊不明确,很多人难以领悟其真意。
而且他们会把心境和意境混到一起,当做一个东西。虽然确实是一个原理,就好像生火,一个用柴火,一个用木屑。但泽沐然觉得这个东西如果要认真讲还是有个区分,才能更好理解。
泽沐然说了很多,例如墨轩逍遥与长老们指点地弟子可以说很多他们都不懂真正的深意,而是古往今来的经验。
泽沐然提出,墨轩逍遥应该一开始不许她修炼灵力才对,凌霜点头,在第二次历练之前墨轩逍遥的确不许他修。
泽沐然便说:
“在墨轩逍遥的眼里,你是后入修行,所以不管天赋如何,他都觉得你是根基不稳,因为他担心根基不稳所以不让你那么快修灵力。”
泽沐然又讲了这个根基不稳修灵会怎样,无非就是绊绊磕磕,日后很容易出岔子走火入魔,无论是心境还是意境都不会修好,半路就是极限,很难精进。
凌霜听懂了:
“如果我心境稳固,意境有所悟性,是否意味着我便是修行时间短,也能追上他人。”
泽沐然点头,心说不愧是自己,这就懂了:
“你和悠然不一样,你差的是心境,你应该多练武,不应该急于修灵力。而且我看你自己不是也有所察觉,平日过招多为武,灵为辅,用的少。”
凌霜点头:
“我觉得不舒服,用灵力时总感觉迟钝滞涩,没有我原本的招式轻巧灵敏。”
只是她一直以为是自己修练灵力还不够多,是因为练得不好才这般,并不知晓其根本原因。
泽沐然也还记得,当时他百思不得其解,练了许久也没什么长进,为此还忧愁过。
不过后来突然有一天就好了,也说不上是一下子有所感悟,就是不知为何,反正能够运用自如了。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他后来养成习惯,不怎么爱用灵力,虽然灵力的总量也并不少,但用起来未免太过节省。
那时候很多时间他还是喜欢修武,以力和技巧压人,用灵力的法子也是喜欢将灵力裹在剑上,虽然其实也没什么影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