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流导演的进阶之路 > 第3章 盲剪

第3章 盲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是短视频那种,是电影导演?”老头哦了一声:“这可有点难度了,你知道两者的区别吗?”

见丁丁摇头,老头就道:“你在马路边上扎个草台班子,站上去想唱什么都可以,能把人吸引过来看你演出是你的本事。可你要上国家大剧院唱一曲味正腔浓的《贵妃醉酒》,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谁知丁丁语出惊人:“那我要是能把我的大秧歌大杂耍搬上国家大剧院,还赛过了京剧呢?那算不算是我的本事?”

老头一愣:“那自然……算你的本事。”

他看着丁丁,后者也一本正经地看着他,在大刘不明所以的目光中,两人竟一同发出了震天的笑声。

……

北京电影学院,剪辑班大课。

陈新夏将剪辑素材发下去,然后点了学生小周的名,让她上台来当众剪辑。

今天的课程讲的是胶片电影的剪辑,对于一名真正的剪辑技术人才来说,学会数字电影的剪辑仅仅是及格,对老式胶片电影的剪辑,才是通向专业的开始。

胶片电影曾经占据一个世纪的主流,然而随着数字摄影机的兴起,数字电影很快就取代了老式胶片,八年前,湾湾著名导演尹贤用《天涯共此时》这部纯胶片无特效的电影作品,宣告了胶片时代的彻底结束,也成为自己职业导演生涯的告别之作。

胶片电影现在只存在于一些学术放映,甚至胶片电影剪辑机也成为了一个收藏品,也只有北电才用来给学生上课。

学生小周操纵着绕片机,用摇把将一盘胶片绕开之后,再用接片机把需要剪辑的两段胶片对准,用胶水固定在一起。

“我们知道,电影诞生之初,只是一段普通的摄影,是什么让电影成为了电影呢?”陈新夏缓缓道:“是剪辑。”

“为什么大卫格里菲斯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语言的诞生?因为他创造了平行剪辑,让电影活了一百年,直到现在。”

一个高明的剪辑师,可以让平庸的素材还发出崭新的活力,他甚至可以颠覆一部影片,将一部文艺片剪成一部悬疑片,将一部悬疑片剪成一部爱情片。

陈新夏给学生的素材很简单,阳光、窗口、挂在墙上的画,一男一女,至于怎么剪辑,就看她自己的了。

很快学生小周犯了难,举起了手:“陈老师,这个剪辑点,我确定不了。”

所谓的剪辑点,就是镜头的切换,选择正确的剪辑点可以说是剪辑最重要的一步,剪得好了镜头转换流畅自然,剪不好就会让观众看得难受,而且费解。

小周不能确定剪辑点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来说选剪辑点主要看演员在什么地方眨眼,但胶片的画面只有35mm,根本看不到演员有没有眨眼。

这就导致小周花了半小时,剪出来了一个古怪的故事情节。

女人恶狠狠质问男人,然后男人受不了冲出了酒吧,画面一转,这对男女又勾肩搭背走进酒吧,最后男人的照片出现在了墙上。

课堂哄堂大笑。

很明显的逻辑错误。

应该是男女先进酒吧,然后女人发现男人的照片,两人才开始的质问和口角。

剪不对,就违背了生活的逻辑。

一堂课结束,学生散去,陈新夏收起课本,想了想,将放映机打开,取出了刚才小周剪辑的胶片。

就见他对着阳光举起胶片,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然后举起剪刀,一剪刀裁了下去。

如果刚才那帮学生没有急着走,看到这一幕,他们一定会发出见了鬼的惊叹。

盲剪!

不从放映机里看胶片,而是凭自己精妙的判断。

就好比CS里的盲狙一样,这样的玩家自然是天才中的天才,而盲剪也代表着剪辑师的顶级水准,据说国内也只有两三个人可以做到这样,无一不是大导演的御用剪辑师。

一连裁了三段之后,陈新夏才重新用胶水将胶片合拢。

就见放映机里,一个女人坐在酒吧,双目无神地盯着墙上的照片,阳光那么刺眼,都让她无动于衷。

镜头从桌子上的阳光平移过来,同样的座位上坐着的不再是女人,而是男人,同样看着照片,一动不动。

短短二十四秒的镜头,一对相爱却彼此错过的恋人,几乎跃然而出。

陈新夏不太满意地皱起眉头,觉得还可以多余删掉两秒的镜头的时候,就听见笔记本上传来了一声比一声急促的消息提醒。

“老师!开视频啊老师!”

“老师你这业务水平到底行不行,都三天了,还没整出来呢?啧。”

“你不会是个骗子吧,说好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呢?”

陈新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