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贝齐。”身材高大、留着齐刘海和深色直发的女人握了握宋允雪的手,优雅地坐回去,双眼洋溢着热情的光芒。
“贝齐刚跳槽到新的经纪公司,听说我这边有新人,就过来看看。”埃加特介绍完,就直入主题,“还有半个月,Freya,你手里不止这几首吧。”
“当然,”宋允雪将指尖的U盘一转,“现在想听吗?”
她们就在埃加特的工作室里,用半个多小时听完所有录好的demo。“今天被你惊喜到了,Freya。”埃加特摩擦着自己的白色寸头,笑得惊讶,“这么多风格和元素,还有打破常规的乐曲呈现。”
“才华横溢。”贝齐说,与埃加特相视着笑起来,又望向宋允雪,“还有音色和唱法——我不是音乐专业,所以对人声上的辨识度更敏感。你有着流行所需要的声音条件。”
埃加特同意贝齐的观点,紧接着问:“这里已经有八首歌,两个月内你打算写出多少?”
“十二首。还有两首demo没来得及录。”宋允雪不打算隐瞒剧本签约的事,将她提早来美国的原因说了一遍。
“看吧,”埃加特朝贝齐摊开手,“为什么当初我给她发了好几遍邮件才得到回复——原来好莱坞在跟我抢人呢!”
“为什么还要设置这两个月考核期?”贝齐追问她。
埃加特得意地挑挑眉,比第一次见面时举止随性活泼许多,也许这才是作为音乐人的她的样子。“为了看看能不能逼出什么好东西。”
“噢,我就这么上当了。”宋允雪假装伤心,“压力是多么恐怖的东西啊,生生鞭挞着我写十二首歌。”
埃加特仰头大笑。贝齐打趣道:“真不怕Freya转头签在别的地方?我可听过不少消息,Freya很抢手的。”
“所以,这几天就能启动签约程序了。但Freya,”埃加特慢慢收起笑容,“接下来我想问的问题,不出于音乐人的喜好。”
宋允雪从容地点点头,也许这才是会面的真正目的。
“在创作时,你是想做什么就做,还是已经遵循着专辑整体的脉络?”埃加特认真地问。
“基本是第一种。”宋允雪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还不确定专辑会是什么样的。”
“你想做什么样的音乐人?”埃加特目光锐利,“更贴近大众品味,还是艺术?”
“我做的就是流行乐,”这点宋允雪很确定,“但不会做流于俗套的公式音乐。”
“那么,从现在起,你要真正开始构建自己的专辑。它最终的呈现,会影响厂牌如何规划和运营你的歌手活动。”
“我能听到什么建议吗?”宋允雪直率地问。
“当然。”埃加特一摊手,“demo里几乎没有重复的风格,说明你的色彩很复杂丰富——它能保障你未来不断做出更好的作品,但最开始,这种复杂和多变会迷惑对你还很陌生的听众,令他们难以迅速在你的音乐中找到共鸣。”
“如果你有很多想做、想要表达的东西,先将其中一些放到旁边,专心找出你现阶段最擅长、最想用的风格,将它打造成最强的武器。先让人们认识你、对你留下印象。”
“从商业角度来说,最初始的特质必须鲜明。”贝齐歪歪头,“你是有商业潜力的,Freya。如果不反感流行,为什么不试着用它快速赢取人们的目光呢?”
“艺术与商业的平衡。”宋允雪明白这是要她自己把控的东西,“我会好好考虑的。”
她拿到贝齐的名片,结束这次会面,来到法比奥的工作室,回到熟悉的场景,见到熟识的人们,暂时放下心中的纠结。
“你要租工作室?就这里。”法比奥果断地敲敲桌面,“我说嘛,埃加特怎么非要你独立制作,简直像个反潮流的疯子。现在好了——尽情去找制作人们玩吧。”
“RM,”他突然一拍掌,“上次见面你先走了。没想到后来他对你挺感兴趣。明天他来听混音,要不要再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