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古代志怪被当成神仙的日子 > 第14章 来到清溪县(修)

第14章 来到清溪县(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家三娘子见到奶娘掀开帘子,立刻止住了话头,又成了端庄腼腆的淑女模样。她从袖子里取出路引,递给马车前面的健壮仆妇,向温晏解释道:“县城门口要查路引,我们把路引先放在奶娘那里,等下好快些进去。”

温晏刚刚看了一眼路引长什么样,她在心中默念【一叶障目】神通法术的口诀:“天地无极,乾坤借法。法由心生,生生不息。一叶障目,急急如律令。”

温晏也从包袱中取出了一份路引,也交给了那位赶车的健壮妇人。

接下去的一路,王家三娘子并没有再说起那些家中发生过的奇异之事,而是和温晏攀谈起了书法,就好像她们二人是真的萍水相逢,就此因为书法成了朋友。

“当今天下书法出众者甚多,不过只有二人堪称是大家。一位是籍贯京城的陆大家,字体清秀飘逸,闲散雅致,望之如白鹤亮翅,又如菡萏低首。时人皆称陆大家的书法有仙人之姿,我看不算过誉。我家中小姑,正随陆大家习字,有望被收为入室弟子。

另一位是籍贯柳州的陈大家,他的字好是好,可过于骨瘦嶙峋,字里行间便有一种阴森之意,望之心生忧惧。故而,我认为他略逊陆大家一筹。”

温晏对这里的书法名家一无所知,她想了想,说道:“我家乡有位卫夫人,书法字体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她还很擅长教学生。”

王家三娘只当是温晏说的是名不见经传的人,只不过可能二人有师生之谊,才这般推崇。

温晏从包袱中取出一页自己临摹的王羲之行书集字,当然不是她穿越前的宣纸,是那日里正请她提匾额时,捧上来试笔的纸。她闲来无事,把《桃花源记》又誊抄了一遍。

“此乃我临摹的王羲之书法,少时他就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之道,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王家三娘子接过这页宣纸,看见行书的那一刻,她只是随意一看,却是瞬间呆住了。

这位端庄淑女神情几乎失态,惊道:“噫吁嚱,朝闻道,夕死可矣。”

接下去的一路上,她们倒是开始真心谈起书法了。

尤其是,温晏看见这位三娘子想与她升堂拜母,义结金兰,就为了让她引荐一下王羲之和卫铄。

温晏眨了眨眼睛,她算是充分了解了王羲之对于异世界古代书法爱好者的杀伤力。

果然,厉害的人在哪里都能厉害下去。若是王羲之穿越到陌生的古代,只要他亮出自己的书法,很快就能被奉为座上宾,不用几天,就可以迅速又一次名扬天下。只是这个请求她实在无法办到,王羲之根本就不在这个世界。

她摇头道:“我与这位王大家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我如今也不知道这位王大家在何处。”

这位三娘子的目光顿时变得失落,只是作为端庄淑女,没有表露的很明显。

“那温道长刚刚说的那位很擅长教人的书法大家呢?我亦十分倾慕,很想拜入门下。若能入得门下学习,愿奉千金为束脩。”

温晏心想,她也想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这不是没机会吗?如今,她穿越到了异世界,和卫夫人何止隔着时间长河,都隔着时空屏障了。

三娘子解释道:“我想与两位书法大家认识,倒也不是纯为了我自己。我小姑是宫中的女史,掌管宫中藏书典籍,认识许多朝野贤才。如今,她还跟随陆大家学习书法之道。我想从中牵线搭桥,让王大家和陆大家见上一面。陆大家性情豁达,绝不是那等妒忌贤能之人。若是见到了你口中的二位书法大家,一定相互引为知己,有了陆大家的名声作保。能写出这样行书的王大家就不用再是如今这样寂寂无闻,一定可以很快名扬天下。”

温晏心想,寂寂无闻王羲之,这词儿还挺新鲜。她安慰神色失落的三娘子,说道:“有缘自会相见,无缘也不可强求。你要是与这两位书法大家有缘分,说不准你哪日就自己见到了呢。”

比如,你也穿个越什么的。

“道长说的是。天下有才者甚多,真有举世皆惊才华的,就是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两位书法大家今时今日虽然声名未显,日后定然名动天下。到那时,我定会前去拜访。”

马车比温晏走路快上许多,在天黑之前,一行人就赶到了县城门口。

城门小吏查得不严,拿过仆妇手上的一叠路引,只略看了一眼。他就点点头,放了王家人过去。

进了城,仆妇把路引交还回来,温晏收进了包袱里,

若有人此时打开了温晏的包袱,就会发现放着路引的地方,赫然躺着一只茉莉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