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造反,但我是个好人 > 第26章 师生

第26章 师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母默默注视着这父女二人,焦虑还是止不住地溢出来。

他们哄着林妙娘睡下。林母把碎银装在女儿身上的小荷包里,那个荷包是用许多小碎布缝起来的,粗糙和细致同时出现在它身上。

“我还是害怕。”她吸了吸鼻子,声音有些发抖,“我们就不该掺和这些……”

林父沉默,他翻过身去,一把搂住妻子,轻轻道:“没事,别怕,别怕。”

齐璞打着呵欠,困意满满地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来到成润屋外。

成润靠在墙上,面色不虞,抱臂问:“你这几日都在忙什么?”

才刚入夜,天边沁出深蓝。齐璞一点也不怕他,笑嘻嘻地凑上前:“我写了些故事。”

成润不想听他说话,转身回房,门大大敞开着,他坐在桌案后,手指轻敲桌面。

齐璞收敛笑容,跟着他进了屋,乖乖坐在成润对面:“老师,我错了。”

他这几天忙着安排营地的人手,洛阳世族又蠢又坏,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林林总总的事情累加起来,确实疏漏了练习。

成润看着齐璞乖巧的表情,颇有些无奈:“没事。”

其实齐璞还很年轻,他不急于这一时。真正着急的人是他自己。

成润翻过手里的书卷,感到深深的疲倦。不是因为坐在对面的少年,而是想到自己、家族的未来。

他甚至已经看不清未来。

但他的声音还是那样沉稳,一字一句地念道:“兵谈第二,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这句话是说土地、人口、粮食三者合一,不能脱离任何一方来衡量城池的大小,譬如洛阳。”

齐璞静静听着,接道:“洛阳城建立,与其能供养的人口,占据的土地相匹配,这才是它易守难攻的理由。”

“不错。一切战役都是如此,战胜于外,备主于内……”

成润讲罢,又随口提及了当年他曾经历的战役。

齐璞认真听完,挥墨记下:在动兵之前,要准备好可能用到的工具,越是紧急时刻越要冷静。

成润看到他写的那行字,不由得笑了。

但孩子毕竟是在认真学习,因此他心里实则还有几分欣慰。

谁知齐璞写完,又重新抬起头,表情茫然又诚恳:“老师,其实昨日讲的内容,我还未曾学懂。”

成润抿了口茶,和蔼道:“你说。”

齐璞把书往前翻了翻,指着“天官第一”里的内容,真诚地问:“"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不知何解?”

话音落下,成润神色一僵。

他静了静,顺着齐璞的问题,再度解释道:“以武力征伐敌人,以仁德治理天下。战争是人力的抗衡,与上天无关。”

他目光一闪,不知道这年轻的弟子是不是在扎他的心窝。

众所周知,盛太祖正是“刑以伐之”,盛朝交给先帝,印证了“德以守之”。

然而泰安帝年过四十,无能、无德、无信。

好大喜功,妄自尊大。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颤声问:“璞儿,这不该是你问的问题。”

攻伐天下,治理天下,都不是武将该考虑的事。

那是皇帝的事情。

齐璞眨眨眼睛,无辜道:“哦。”

他低下头,轻轻翻了回去,眼睛里却盛着一点笑意。他的老师教他学识,教他圣贤言论,教他忠诚。

可从来没教过他怎么有自己的想法。

那就只有我来教你啦,老师。

今夜的课讲完时,成润看着齐璞仔细收拾东西,忽然问:“你要带来的学生呢?”

齐璞手一僵。

他缓缓抬头,只见老师抱臂看着他,眉峰微挑,像是在说:我等你编。

“他。”齐璞咽了口唾沫,“他还在识字……”

这话他自己都觉得荒谬。

成润反倒反应不大,他心里有些准备,闻言道:“那你让他识字了就来。”

齐璞连声应是。他一直觉得先生有种洞彻世事的智慧,有时候撒点谎,都感觉亏心得厉害。

他回了自己的房间,点起蜡烛。

齐璞在城北放的蜡烛不多,即使是忙碌的如今,他还是时常回齐府过夜。

烛火照亮了方寸之地,他把烛台轻轻放到桌上,就着烛光写下又一行字。

“……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到了阔别数十年的乡村。作为他伟大精神的鼓励,小队给他提供了帮助,他们一起奔向幸福生活。”

他写完这行字,搁下笔。谁能想到,一个月前毛笔字写得像坨屎的人,短短的时间里就能自己编个故事。

“你写这些有什么用?”黑暗里,传出来一个冷漠的声音,“你不会指望大家饭都吃不饱,还能像你的故事里的人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