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试图在下车之前扯住男人的领带反击早餐时猝不及防的进攻——最后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时暖夏走进医院的时候,朱佳玲的带教老师没到,她趁着交接班还没开始来医生办公室摸鱼,看见进来的人还好奇地喊了一句。
“你发烧了?”
时暖夏一愣,猛地反应过来对方在说什么,瞪大眼睛。
她无法看清楚自己现在的脸有没有更红,但肯定更烫了:“没有。”
“你的脸好红啊,真的没有发烧吗?”
“没有,保证体温不超过37.1度,”时暖夏不敢对上视线,又动手摸了摸鼻子,“我怕迟到,跑着来的。”
朱佳玲还想让她去探个温度计,最后被时暖夏用糕点塞住了嘴巴,忘记了问好友是不是发烧的事情。
于是交班开始,大家都开始步入了工作,自然也就跟着忘记了之前的事情,全力投入到医院当中。
观察室从不会因为时间的早晚而缺少病人,尤其是像首城这种地方的大型医院急诊里,不过十点,观察室里的床位就剩一张。
甚至途中还有一位摔倒鼻子出血的阿姨,因为床位紧张而她除了鼻血和简单擦伤都没有其他问题,只能暂时坐在了观察室的椅子上,旁边在中央电脑记录病历的是东泰明坐镇顺便记录,时不时抬头看一圈。
时暖夏拉开帘子,从抢救观察室的其中一个床位那走出来,喘了两口气进了办公室,洗了手消毒后挣扎着用几乎没有知觉的双手想去接点热水。
旁边一个过来会诊的女老师看见她头上的汗,连忙走上前两步抢过帮她接了水。
“还好吗?”
时暖夏大口大口灌水喝,闭了闭眼睛,腾出一只手给她比了一个OK。
并不相熟的同事也笑了笑。
“该不会又是心梗病人吧?”
“对,”时暖夏感觉活了一半,脸上的汗差点进眼睛,但不方便直接用身上的工作服去擦,“不过这个还好,心梗面积没有上一个病人那么大。”
“换季又加上天气凉了。”
有些病人可能本身带有心血管疾病的隐患,特别是老年人,换季天气冷下来剧烈变化,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况。
所以古代也常说老人冬天难熬,有的可能只是起个床就倒下了。
“是啊,不过心梗越来越年轻了,这两个都才五十多。”
两人唏嘘了一番,很快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了,时暖夏还要负责病人的病历,李庄玉主任还接到了一个小孩摔倒的病历,怀疑颅内有血肿,要立刻做急诊手术。
时暖夏直接被人扔去急诊手术室里锻炼见习。
推她赶紧过去的事李庄玉,接手这次副手的正是急外科的师兄。
师兄直接喊了一声:“举起你的两只手。”
时暖夏照做。
“好,现在像这样收起来。”
时暖夏:?
“很好,别动,啥都别碰。”
时暖夏:“……好,好的。”
又折腾了一番,时暖夏终于从手术室里出来,饭点时间早就过了。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办公室,东泰明一边看着电脑,手里还捏着一把蛋白棒,伸手暧昧地指去另一个方向:“学姐你的饭到咯~”
时暖夏这才看到那个保暖袋子。
喻左傅不是应该要去忙喻大哥的事情……这个包装和管家送来的不太一样。
是喻左傅开车带过来的。
他不一定认识其他同事,但认识东泰明很正常。
时暖夏怔了怔,拿过手机准备去找人,却刚好在解锁桌面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新的消息。
很意外。
[喻大哥:抱歉,弟妹昨天你来医院了?]
[常规治疗,弟妹以后不必专门过来,你平日工作太忙,应该在家好好休息的,小傅怎么都不多体贴你一下。]
时暖夏不奇怪他会给自己发消息。
可能对喻大哥来说,医院和他打交道的时间更长,CVID这样长期在家无法在外接触人群的病人也交不到什么朋友。
和没有利益相关的医护人员聊天说不定还更习惯一些。
但时暖夏还是很感激他发来,虽然后面那段让喻左傅体贴她的语句看着总感觉哪里不对。
[是我自己也很来看看你,我觉得你状态应该还不错?]
[对啊,我今天也感觉状态比之前好些。]
无菌房能玩手机不奇怪,以前还不能带,最近连骨髓移植的移植仓都允许病人带手机了。
毕竟病人完全一个人在病房里心情也不好,给手机消毒做一下带进去,病人有精力的时候看看手机至少能转移注意力。
时暖夏其实不太知道应该和喻大哥聊什么内容。
但她觉得这样的慢性病人,不要过于关注她/他的病情最好。
于是时暖夏干脆问他:[喻大哥好像还和喻左傅经常聊天?]
[嗯,有些公司事务小傅会过来找我商量。]
时暖夏一愣,工作事务?
[因为基本都只对着电脑,所以请了老师教了些程序类课程,小傅也因为我的原因,毕业后回来都是专注医学和药企类,还研发过不少合作程序帮医院减负。]
[我记得有个急诊分诊和院前院后急救连通程序也是他主负责的,好像你们医院就试点过挺认可?]